國家長期趨勢發展衡量這件事,時間拉越常要預測應是越困難,所以對於10~20年範圍的預測和看法,可以借重經濟學家的研究;3~5年的範圍可以自己找統計資料研究,也比較符合經濟景氣波動週期。
透過 OECD 網站 ( 參考我的連結 ) ,有許多統計的分類範疇:農漁業、人口、發展、經濟計畫、教育訓練、能源、一般統計....等大項,底下還有各子項。
搭配3、5、10年的連續變化,建議觀察項目:
1、GDP
這是最基本的,看各年度經濟成長率變化。
2、Deficit、Debt
政府財政赤字、債務特別是佔GDP比重變化。
3、Labour Productivity
衡量一國勞動生產力趨勢變化。
4、Value Added by activity
衡量一國經濟結構主要為哪種經濟活動。
5、Household Saving
家庭儲蓄,這牽涉到購買力。
6、Inflation
通膨,這與一國固定資本成長、投資、消費、服務與進出口有關。
7、Investment Rate
投資佔GDP比重。
8、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注意它與Inflation定義上的不同。
9、Social expenditure
佔GDP比例,衡量政府社會福利支出。
10、Unemployment Rate
觀察中長期趨勢會比較恰當,每月可能因為短期現象而大幅波動。
11、Employment rate by gender / age
就業率分析,分性別、年齡層。
12、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資訊科技,評量一國投資在其中的程度。
13、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外人直接投資,外資直接投資在該國的金額。
14、Expenditure on R&D
研究發展支出,衡量一國研究創新發展投入程度。
15、Purchasing Power Parity
購買力平價,特別是對GDP的PPPs。
註:台灣目前非 OECD 會員國,但有取得幾個專案委員會的觀察會員。
- Oct 27 Sat 2007 01:24
●國家長期趨勢發展衡量
close
<本篇內容參考自 PTT_FUND 版友 ryanchao 文章,再經整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