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老英 on 2008/02/16 00:45 |
|
|
近日來台幣急升,相對美元更加弱勢,因而以美元計價的基金是否產生匯兌損失,頗讓投資人擔心。不少人質疑投資境外基金,是否要選擇歐元或其它貨幣計價的基金,避開美元計價的基金。理論上來說,境外基金投資的資產是以投資區域貨幣計算,美元或歐元僅是中間計價的單位而已,匯兌的損失應視該區域貨幣對台幣的強弱而定。
美國去年下半年因次級房貸風暴,引發是否產生金融危機的疑慮,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從去年九月開始大幅調降利率二碼後,接連降息數次,目前基本利率來到3.5%,理事主席柏南克日前在國會發言示,不排除再降低利息因應,使得原本已不被看好的美元更加疲弱。
事實上,購買美元計價的東歐基金、亞洲基金或他國基金,投資時並不是直接用美元投資,而是會轉換成該地貨幣(如俄國盧布、印度盧比或巴西里拉)投資,若當地貨幣升值,將反映在基金淨值。要記得當你買美元計價的俄羅斯基、菲律賓基金或是拉美基金,買的是當地(俄、印、拉美)的資產,並不是美元資產,所以美元僅是作為各國間流通的中介貨幣,美元的強弱並不會影響那些基金的淨值表現。基金投資地的貨幣對台幣的強弱表現才是悠關匯兌盈虧的重點。
既然只是中介的轉換貨幣,所以以美元計價或是以歐元計價的境外基金,在理論上淨值表現是不會有差異的,也就是如果投資人用台幣扣款,不管是買美元或歐元計價的基金,看到的只是淨值數字不同的呈現方式,但換成台幣的報酬率應該都是一樣的。唯一的差異是匯兌的匯差(可視為銀行間收取的手績費用),且由於台灣並不是國際貨幣組織成員,必須統一以美元作為清算貨幣,當台幣轉換成歐元時,必須先換成美元,再轉成歐元,所以二次換匯累積的匯差較一次換匯大。
因此同一檔、不同計價方式的基金,以歐元計價的那支,換回台幣的報酬率會低於美元計價的同檔基金,而且是時間愈長,進出換匯愈多次的會更明顯,所以在美元下跌時,沒必要為了匯差,而刻意改換成歐元計價的基金。
要注意的是所投資的區域是否有經濟前景,市場是否有投資價值,才能創造基金淨值向上成長。此外市場前景佳的國家,其幣值通常也會較強勢,容易股匯兩頭賺。至於美元計價的美國市場基金則不然,因為其為美元資產,當美元下跌時,自然影響基金淨值,結果是股匯兩頭賠,遇此狀況投資人不可不慎。
以同一檔美林印度基金2/14不同計價方式的淨值為例:
美元計價的該基金淨值為27.7美元,美元兌印度盧比匯率為39.8,一單位價值為27.7*39.8=1102.46盧比;歐元計價淨值為18.98歐元,歐元兌盧比匯率為58.2,一單位價值為18.98*58.2=1104.639盧比。以上兩者價值相當,差距有限,因此同檔基金不論以何貨幣計價,價值應是一樣的,報酬率也該是一樣的。
帳面上以美元計價一年報酬率為37.61%,以歐元計價一年報酬率為23.33%,看似美元計價好過歐元計價,但若再以複利方式計算一年中歐元兌美元升值約12%,則兩者報酬率更為接近,並無想像中差那麼多。實際上面臨各銀行匯率的差異,最後換回台幣的數字也會不同,匯差1~3%都算合理,但多數是以美元計價會佔一點小便宜。 |
kspacey
Jerry's Kingdom of Thought!
kspac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