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作者為 PTT_Stock 版友 coconing。


失業
                                                                               
失去工作或找不到工作而賦閒在家。

漢書˙卷八十五˙谷永傳:「百姓失業流散,群輩守關。」

老殘遊記˙第七回:「小盜則隨時隨地無賴之徒及失業的頑民胡亂搶劫。」
                                                                               
經濟學理論中,失業可分為「循環性失業」、「結構性失業」、「摩擦性失業」


                                                                                                                                                              
循環性失業 
                                                                               
景氣循環波動所成的失業。景氣蕭條時,廠商銷售不佳,會減少對勞工的雇用;這就成循環性失業增加;當景氣復甦時,廠商增加對勞工的雇用,造成循環性失業減少。當景氣蕭條時,一個汽車工人可能被暫時解雇,當景氣復甦時又被雇用;我們就稱他是經歷了循環性失業。



結構性失業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指市場競爭的結果或者是生產技術改變而造成的失業。結構性失業通常較摩擦性失業持久,因為結構性失業常表示人員需要再訓練或是遷移才能找到工作。例如,台灣的紡織、製鞋、洋傘等產業外移至東南亞或是中國大陸,台灣製造業的工作機會便減少;此時取而代之的是電子、資訊及其相關產業。先前失業的工人將失業一段時間,直到他們遷移到其他地區或者再受訓練,然後在新環境找到一個新的工作為止。
                             

                                                                                                                                 
摩擦性失業 
                                                                               
是指人們在尋找工作或轉換工作過程中的失業現象。在求職求才的過程中,企業會花時間來尋找最適合該職位的對象,而求職者也會找尋和自己專長和興趣一致的工作。當這些失業的人在找工作時,便處於所謂的摩擦性失業狀態。經濟學者一般都將摩擦性失業視為一種正常的現象。



失業率 
                                                                               
失業率的定義為失業人口占勞動人口的比率,旨在衡量閒置中的勞動產能。在美國,失業率每月第一個週五公佈,在台灣,則於每月23日由行政院主計處公佈。失業數據的月份變動可適當反應經濟發展。大多數資料都經過季節性調整。失業率被視為落後指標。
                                                                               
造成失業的原因很多,因此失業的結構與變動情況是觀察重點。失業可分為:
                                                                                
1. 摩擦性失業:是指人們在尋找工作或轉換工作過程中的失業現象。增加職業訓練計畫與提高資訊溝通( 使失業者能確實掌握就業機會 )可降低這方面的失業。
    
2. 結構性失業:指市場競爭的結果或者是生產技術改變而造成的失業。結構性失業通常較摩擦性失業持久,因為結構性失業常表示人員需要再訓練或是遷移才能找到工作。
    
3. 季節性失業:農業,營建業與旅遊業特別容易受季節性因素影響。
    
4. 殘餘性失業:因無就業能力而失業者。



自然失業率 or 充分就業下的失業率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為摩擦性失業率及結構性失業率加總之和。由於人口結構的變化、技術的進步、人們的消費偏好改變等等因素,社會上總會存在著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就長期而言,景氣循環帶來的失業情形常會消弭無蹤,社會上只留下自然失業現象,"自然"的定義並不明確,沒有人能明確的指出一個社會的自然失業率是多少,它會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技術進步、產業升級而變化,以台灣地區而言,一般認為自然失業率是介於1.5%~2.5%之間。
                            

                                                                                                                                   
失業型復甦 
                                                                               
失業型復甦是指經濟復甦未能有效改善失業情況,反而有經濟成長但失業率高的現象。造成失業型復甦的主要原因,乃是經濟不景氣時,導至就業市場結構改變,一些產業的工作機會永遠消失被其他產業取而代之,而新的產業卻創造新的工作機會,而不像景氣循環波動所成的失業,可以在景氣轉好後,又可以重新被雇用。要重新找一個新的工作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且適應不容易,這些都是造成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spacey 的頭像
    kspacey

    Jerry's Kingdom of Thought!

    kspac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