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Jerry 要說的話,請參閱討論串 - 1。
2、感謝兩位大大的長篇分享。

閱讀方式:
1、【原文

2、S-1】siriue 第一次回覆討論
3、R-2】ryanchao 第一次回覆討論
4、S-3】siriue 第二次回覆討論
5、R-4】ryanchao 第二次回覆討論



 

不知道各位在做交易(或者投資)時,是否在入場前或者入場後,有訂定什麼策略計畫嗎?例如美股目前走勢如果到什麼狀況就考慮 Long Short?然後又到了什麼樣的情況時又有什麼樣的策略?進場時你所處的位置,將會決定你的交易或者投資的獲利 / 虧損程度,也就是當交易(投資)風險發生時,你的「投保方式」將決定交易風險帶給你的傷害程度。

 

S-1】交易不等於投資,因為交易只是實現投資的一種「方式」。因此投資風險也不等於交易風險。

 

另外很多人都有一種想法:「向下攤平」。事實上優秀的交易者(投資者)應該做的,是當市場表態突破時勇於追價,要每次買在比前一次更高的點,賣比前一次更低的點,簡單的說就是當市場表態時勇於去「追高殺低」。

S-1】看到這裡終於證明筆者的豬頭,因為上述推論很多,卻在這裡證實了推論。

舉一般生活例子來說,當你認為某件你認為很有價值的東西在市場上價格開始飆漲,而且飆漲速度已經加快,您是勇於追價還是想說等價格拉回再買?

 

S-1】站在Graham的投資定義:「投資是根據詳盡的分析,本金安全和滿意回報有保證的動作,除此之外即稱為投機。」所以如果我買入某項資產後價格狂飆,這已經符合了上述的投資定義,就不需要再追價買入。但之所以會產生想要「再買入」的心態,深究其理不過就是想賺更多的「貪心念頭」罷了。看到大家一窩蜂去買導致價格飆漲,所以追價?這樣的作法符合理性嗎?別忘了「市場先生」與「旅鼠」的比喻。筆者個人不會因為股價飆漲所以追價買入;或是為了攤平成本而買入。根據筆者對老巴的了解,他也不會。

 

R-2】太好了!s大講的這就是重點!再搭配我先前講的「價值」與「價格」那段總結:「價值不會因為價格的高低而有變化,除非它自己產生變化」,所以攤平常常是「越攤越平,最後躺平」。

 

這時候你就必須要負擔的「交易風險」就是可能會買的更貴、更高的價錢,還有可能...買不到....而不是價格拉回可以讓你買的機會。

S-1r大對於「交易風險」的定義是:「買入後如果再買可能買到更貴的價位;或是根本買不到」。所以這裡的「風險」意思是「再買的時候可能產生更高or買不到」的不確定性,是吧?如果是這樣,可能和筆者所認知的「交易風險」有一些落差。一般在談論交易風險,概念上通常比較和「作業風險」接近。是指「交易時產生非預期的動作,而導致投資人得到非預期的結果」。比方說,原本交易內容是下單200股,結果寫成2000股;或是想買聯發,卻買成聯發科..etc

反之當市場上大家都不看好的一件東西開始跌價,跌的速度越來越快,你會因為它已經價格跌深、變的「好便宜」會去買嗎?

 

S-1】如果已經買進自己滿意的價位,而該標的卻大幅下跌,在投資價值不變之下,我個人會考慮大力買進。但這裡的買進動作,意義並不是「攤平成本」,而是要在「投資價值依舊符合預期」的角度下才買。站在非價值投資的角度去看「攤平成本」這件事,通常筆者只會用在基金投資上頭,來解釋為甚麼需要「定期定額」。至於股票,那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這時候你要負擔的交易風險會是,可能價格還會破底再破底,因為「不值錢」的東西不會因為它價格變便宜反而「變值錢」,除非它的價格崩跌趨勢開始改變。所以如果它價格一直不停上漲就要追價到它漲到月球上為止,如果它一直跌就賣到它跌到零為止。

S-1】一般在談論投資時,真的很少人用「交易風險」去代表「價格」的不確定性;因為價格之所以產生不確定性,財務學是談論「產生不確定性的現象」,導致價格波動。以大家最熟悉的說法,投資股票有兩種風險: 1. 系統風險(市場風險) 2. 非系統風險。當上述兩者風險產生時,就會導致價格波動。可能是筆者比較少聽到用「交易風險去代表價格波動」的說法,因此著墨甚多,稍嫌無聊,還請大家見諒。

 

R-2】其實我倒不認為投資跟交易一定是「二分法」或者彼此切割很清楚。因為交易者往往看的是「價格」,但是投資者往往看的是「價值」。

 

S-3】這大概是r大與少數版友慢慢逐漸接受的觀點,但其實筆者身邊太多以頻繁交易為樂的朋友,還是不怎麼在意價格與價值的差異。對他們而言,能賺錢的觀念就是好觀念,所以或許是因為他們還能因此賺大錢,才會這麼樂此不疲吧。投資理念畢竟沒有100%正確這回事,還是要看每個人的接受程度而定。

 

R-2】兩者的可能的交集會在於「價值」大於或等於「價格」時,而投機者則是會找價值與價格出現落差的狀況時出手交易。投機者一定是壞人嗎?投資者一定是好人嗎?我想這是出自道德上的誤解。

 

S-3】以台灣卡神為例,套利行為雖然一度被銀行臭罵,但其實這樣的行為有助於市場效率。投機者在財務上的正面貢獻,比較傾向於他們往往見獵心喜,因此一出手就是驚天動地,可以修補市場上的不效率性。所以銀行在經過卡神事件之後,確實有很多銀行開始檢視自己所發行的信用卡是否有漏洞,藉此消弭可能被套利的空間。不過,前陣子有個醫生利用網路轉帳的方式套利,這表示人類雖然可以鑑往,卻不見得知來。這個醫生則被稱為「網神」。老巴說的好:「市場具有效率我同意,卻不是時時刻刻具有效率」當機會來臨的時候,自然要狠狠賺它一番。

 

R-4】是的~這就是投機客對市場的最大貢獻,他們角色類似生物鍊的清道夫角色,找尋市場上任何不具效率(或者是有套利機會的空間)。也因為如此,市場上很多交易才能夠順利進行,所以投機客真的那麼一文不值嗎?我倒覺得他們對市場正常運作的貢獻很大

 

R-2】對投資者而言除非有符合該「價值」的價格才會動作,但是對交易者而言只會關心「價格」變動是否符合趨勢,是否符合自身對於未來走勢的預期與發生的機率。事實上在我眼中某種程度來說,價值投資者也是一種「投機者」,只是這個「投機」是等待時機切入做交易,當價值與價值沒有出現某種程度差異時,就不會有超額利潤可以賺取。

 

S-3】其實,價值投資對老巴來說是多餘的,因為他說:「明知付出去的價格高於得到的價值,哪還能算是投資呢?」所以一般人對於價值投資的概念,其實並不等同於老巴的投資概念。我看過「單純價值投資」的書籍,主要概念有點像是老巴談的「雪茄屁股」(Cigarette butt)理論。但就像筆者個人觀察一樣,老巴的心法很一致,但是出招卻是千變萬化。因此並不是只侷限在一定要「價值 > 價格」才出手,別忘了,他的合夥人查理.孟格曾經說服老巴,「以合理價位買入喜斯糖果」非以低於價值的時候才買入。而如果沒有喜斯糖果這項投資,「也不會有後來的可口可樂投資」。

看到這可能有人以為我在虎爛,而且會發出噓聲...(我耳朵有點癢)。事實上除非你運氣夠好或者是「大魚」,否則猜頭摸底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不然為什麼有人會當「砲彈飛人」(軋空)和住「五星級套房」(套牢),因為他們不看趨勢也不會順勢操作。注意我在這邊不是指技術分析,事實上右邊的未知永遠是沒辦法去得知的,而我能知道的只有靠左邊去推敲右邊的「發生可能性」(機率)。

 

S-1】這句話我也聽期權老前輩說過:「不要想著避開風險,但我們可以用機率去壓倒風險」簡單說,他們試圖透過「機械化」的操作方式,提高交易獲利的機率與金額。雖然筆者還是認為這是投機,不過,對於「投資還是投機」這回事,還真的是見仁見智了。

 

技術分析的型態、指標永遠無法準確告訴我們未來一定會發生什麼,但是我們該注意的是市場「正在」發生什麼,根據事先擬定好的策略做相關動作。再舉例:某分析師(或券商)分析DRAM現貨價格破3美元了,底部不遠了...。實際上,這是鬼話!!價格底部不是分析師認定就是底部,而是市場自己會證明它是不是底部。

 

S-1】通常分析師說底部,大概是因為自己曾言上揚,但是結果急轉直下,只好趕緊求一個解套的說法。如果丟銅板人頭-->向上-->那他說的就不是鬼話;反之自然就是鬼話中的鬼話,但下次還是會有一篇滿腹經綸的報告。( 因為協理說要趕快交,反正沒人會在意準不準~~我同學說的XD )

 

如果當初在3美元附近進場的「底部投資人」,現在應該已經在想「地下停車場會不會太深了點」。所以為什麼散戶會套牢?一般進階高手會死在反彈山腰上?一句話:沒有順著價格趨勢操作,以為自己可以打敗市場。

 

S-1】越看就越覺得這好像是「外匯交易」與「期權交易」,那種「只針對數字做交易」的人員會說出口的想法。如果身份是交易員,每天都有這麼頻繁的進出要求,那的確需要「冷血」,需要順勢而為沒錯。因為霸菱銀行的交易員李森,就是一個逆勢而為最後變成狗熊的悲情人物。但我想,如果他成功了,今天的歷史又會改寫了吧...

 

R-2】可惜他沒成功...XD,但是銀行卻倒了...Orz。然後...歷史按照既有的軌跡前進,繼續上演貪婪與懲罰的無窮迴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spacey 的頭像
    kspacey

    Jerry's Kingdom of Thought!

    kspac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