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 PTT_ForeignEX 版友 badfood 發表。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始於1935年,當時是和英鎊掛勾,按16港元兌一英鎊的匯率,將港元和英鎊掛勾;

1972年,改和美元掛鉤,5.65港元兌一美元;

1974年,改採自由浮動;

1983年10月17日,重新推行聯繫匯率制度,以7.8港元兌一美元匯率運作至今。期間經歷87年股災,90年波灣戰爭,95年墨西哥貨幣危機,97年亞洲金融風暴,05年人民幣升值均未受影響。

香港的紙幣大部分由3家發鈔銀行發行。發鈔銀行發鈔時,須按7.80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向金管局提交等值美元,並記入外匯基金的帳目,以購買負債證明書,作為所發行紙幣的支持。因此,港元得到外匯基金持有的美元提供十足支持。相反,回收港元紙幣時,金管局會贖回負債證明書,銀行則自外匯基金收回等值美元。

在此制度下,資金流入或流出會令利率而非匯率出現調整。若銀行向金管局出售與本地貨幣掛溝的外幣(美元),以換取本地貨幣(即資金流入),貨幣基礎便會增加。若銀行向金管局買入外幣(即資金流出),貨幣基礎便會收縮。貨幣基礎擴張或收縮,會分別令本地利率下降或上升,這種貨幣狀況的轉變,會自動抵銷原來資金流入或流出的影響,而匯率則一直保持穩定。這是一個完全自動的機制。

近年來香港貨幣制度受到的挑戰為港幣和人民幣掛鉤,預期自2002年起,市場開始憧憬人民幣大幅升值,並預期港幣改和人民幣掛鉤。大量資金停泊於香港,使港息和美息長期不對稱 (聯繫匯率制度下,香港利率應和美國相同,以避免套利)。為破除此預期,香港金管局於2005年5月18日宣布三項優化聯繫匯率措施:

1. 明確港元浮動區間為7.75-7.85。

2.推出強方兌換保證,承諾會在7.75港元對1美元的匯率水平從持牌銀行買入美元。

3.弱方兌換保證的匯率水平為7.85港元,讓強弱雙向的兌換保證能以聯繫匯率7.80港元為中心點對稱地運作。

消息一出,總結餘一夜減少80%,隔天 港四大銀行升息50個基點。

港幣和人民幣掛鉤是大勢所趨,但在人民幣可自由兌換之前,此議題應無討論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spac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