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 PTT_Fund 版友 isaacchen。


 

作者引言:
                                                                               
這一篇是因應近來日益熱門的相關「人口趨勢」及「人口資源」議題,特別是新興國家,有相當多國家都和所謂的「人口」、「市場」連結在一塊。究竟我們該如何客觀分析世界上主要國家?無論是新興國家或是發達國家的「人口經濟學」?

 



經濟是人類活動的產物,不過事實上,人口發展趨勢所告訴你的訊息,恐怕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多的多。一國的人口發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性。本篇將從世界各國過往的人口發展與經濟發展的經驗談起,審視已發生過的實例並試圖找出其規律,輔以適當的人口學相關理論,來研判當今乃至於未來的世界各國經濟長期走勢。
                                                                               
著重地區將包括:中、印、俄、巴、加、美、歐盟各國 ( 英法德義 + 東歐 )、日、四小龍、非洲等等。

本篇將援引多個基本且重要的人口發展概念,內容淺顯卻多是國內相關財經文章在談論相關議題時往往略而不提的盲點。

人口問題其實是個很龐雜的議題,可說是千頭萬緒,可切入的面向太多,所以這個主題一直遲遲沒有下手。
                                                                               
既然前面有人問到日本的人口問題,那我們不妨就把日本拿來當作一個好例子,當作詮釋各種人口概念與推論的良好教材,並進而延伸到各國與地區的人口發展上。

Part 1:我們能從日本身上學到什麼?
What Can We Learn from Japanese Demography?



在此,先推薦大家一個網站:http://esa.un.org/unpp/index.asp?panel=1。這裡幾乎可以找到所有有關人口的資料統計,是分析相關人口問題與影響不可或缺的好工具,本文其後引述資料與所做推演接引用自此資料庫。因為所有的數據只要有心都可以在這個網站找到資料,並加以推演,因此本文多半將直接進入我個人推導的結論,
                                                                               
我們若比較同是先進國家的美、日、英、德、法,就可以清楚的看出日本的人口問題在哪。
                                                                               
再進一步分析之前,我們要先解釋為何人口會增加 & 減少。若不考慮社會遷徙率的話,當然就是出生 - 死亡 = 人口成長,若是出生小於死亡,
就是人口負成長,也因此,出生率相當重要。

先比較五國的出生率:

 
1950-19552.752.182.732.163.45
1955-19602.082.492.712.33.71
1960-19652.022.812.852.493.31
1965-197022.522.612.322.55
1970-19752.072.042.311.642.02
1975-19801.811.721.861.521.79
1980-19851.761.81.871.461.83
1985-19901.661.811.811.431.92
1990-19951.491.781.711.312.03
1995-20001.391.71.761.341.99
2000-20051.291.71.881.352.04
2005-20101.271.821.891.362.05
2010-20151.271.851.851.392.02
2015-20201.31.851.851.441.94
2020-20251.351.851.851.491.88
2025-20301.41.851.851.541.85
2030-20351.451.851.851.591.85
2035-20401.51.851.851.641.85
2040-20451.551.851.851.691.85
2045-20501.61.851.851.741.85

( 2010年以下資料為依照過往人口發展趨勢作 Medium Variant 推演。)


從這張表我們能看到什麼呢?在上世紀中主要五個先進國家即便是爆發嬰兒潮的美國,其人口都沒有出現如部份亞非國家般動輒千分之 4 甚至破 5 的人口爆炸,這也同時避免出生率太高吃掉經濟成長。
                                                                               
此外,德國和日本有著更多相似性,德國相較於英國、法國和美國,出生率在 70 ~ 80 年代間急速下降,這也讓德國和日本於 70 ~ 80 年代有著更為強勁的復甦,原因就是擁有更高的「人口紅利」。
                                                                               
人口紅利簡單說,就是勞動力人口擴張搭配扶養比下降,也就是說 一國在生育高峰過後,渡過艱難的多兒撫養比階段之後 ( 人口發展第二階段 ),會出現一個高勞動力人口比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尚未步入老化的青壯年勞動大軍十分龐大,但卻沒有對少兒或者老人過重的贍養負擔,所以可以為經濟增長帶來較強勁的增長,也就是所謂的人口紅利。

也就是說,德、日兩國的人口發展第二期末期的人口擴增趨勢所生的小孩子,於 60 ~ 80 年代末步入就業市場,此時勞動力相對於上一代可說是大幅擴增 ( 也暗示工作人口遠大於退休人口 ),但是新生兒卻遽降,造成相當人口總構成中,相當大的一部份為堅實的主流生產力和消費人口。
                                                                               
但是,德日接下來便面臨英、法、德沒遇到的情形了,也就是嚴重的高齡化,以及工作人口萎縮問題。到了21世紀初期,這一些上世紀中出生的大批勞動人口即將退出勞動市場,而接續的勞動人口卻大幅萎縮。若以 30 年視作一個世代,每 2.75 個日本 50 年代出生的勞動力 ( 當前退休人口 ),目前將只有 1.81 個工作人口 ( 80年代 ) 來繼承;而到 30 年後他們要退休時,接續他們的 2010 年代新生兒,更是掉到只剩 1.27 個,相較起 50 年代縮水了一半不到。
                                                                               
相較起來,英國不過由 50 年代的 2.18 個 80 年代 1.8 個 2010 年代的 1.7 個。也就是,德、日的人口在於人口減少的過快、過速,讓整體經濟體所能承受的壓力變大,並進而導致世代公平的原則無法達成 ( 稍後會解釋 ),其中日本的問題又遠比德國來的嚴重。

先小結一下,由人口來觀察,便可以發現德國和日本於 60 ~ 80 年代的經濟強勁發展絕非偶然,而兩國同時在上世紀末陷入經濟大幅停滯的狀態也非巧合,而是人口紅利消耗殆盡之後的必然現象。
                                                                               
而事實上德、日也是唯二兩個面臨人口減少危機的主要工業國 ( 俄國雖是人口減少最多的國家,但不宜和德、日並列一同討論,我將會另闢專章解釋俄國的情形 )
                                                                               
在我們進入下一個討論範圍前,有關上述的出生率概念,要補充一個前提:
                                                                               
所謂的 Medium Variant 推演,會和實際狀況有所出入,實際上美國 ( 受惠移民較高出生率 ) 和法國 ( 政策 + 移民高出生率 ) 近年來多半會比中性推演來的高一些,也就是未來應該會較接近樂觀推演,也就是會比上表所推論的出生率高一些。此趨勢應該短期內不太會改變,而英國、德國和日本應該會較趨近 Low Variant,也就是問題還會比上面來的嚴重一些,不過英國有著較高的移民人口極可能提高的潛在出生率以資彌補,對於整體人口趨勢不致有太大影響。



再來要逐漸切入正題,或許你會問:人口減少或老化,有那麼嚴重嗎?那給你一個情景好了。

( 情境推演開始 ) ( 註:採 Low Variant )
                                                                               
如果照目前的人口減少態勢,日本當前 1 億兩千六百萬的人口,到本世紀中 2050 年將僅剩 8000 萬人,到 2100 年只剩 4400 萬人,也就是回到明治維新前的水準。不同於明治時代的是,到 2050 年時,其中將有 40% 的人口 ( 約 3000 萬人 ) 是 65 歲以上的老人。



單以人口數的話來和屆時同期其他國家比較。
                                                                               
而美國的人口若接受移民和出生趨勢不變,到 2050 年其總人口將逼近 5 億大關,美國和日本的人口差距將由目前的不到 3:1 一舉拉大到 6:1,而和中國的差距則會由目前的 1:10 拉大到 1:16 以上 ( 這還得感謝同時期的中國人口成長同時也呈現緩和態勢,不然差距會更大 )。屆時除非日本的國民所得能夠大幅超越美國和中國,否則其總體經濟規模將變的微不足道 ( 當前的趨勢則是,和美國的人均差距從 1994 年的超越 10% 變成落後美國 30%,和中國的人均差距近 10 年則被拉近超過一倍 ),至於 2100 年,算了...太遠之後的事。
                                                                               
此外,雖然高齡化是所有先進國家,甚至部分開發中國家所共同面臨的難題,可是讓我們來看看美、日、英、德、法從 1950 年到 2050 年間的高齡化比例變化。

 
19504.910.711.49.78.3
19555.311.311.610.78.8
19605.711.711.611.59.2
19656.21212.112.59.5
19707.11312.913.79.8
19757.91413.514.810.5
1980914.91415.611.2
198510.315.21314.611.7
19901215.7141512.2
199514.615.815.615.512.4
200017.215.816.316.412.3
200519.716.116.318.812.3
201022.516.616.520.512.8
201526.218.118.520.914.1
202028.418.920.222.415.8
202529.519.921.724.417.8
203030.621.623.227.319.4
203532.323.124.329.820.2
204034.923.725.330.320.5
204536.623.725.630.120.6
205037.724.125.930.221

從這個圖中得知,事實上高齡化的確是共通的問題,這是因為五個國家同時在上世紀中都經歷了出生人口率下降的情形,導致接續的人口比例降低,搭配壽命的延長,自然會導致高齡化比例攀升。
                                                                               
但是日、德兩國的問題似乎比其他國家來的嚴重的多,原因就在於,自從 70 年代以來,英、法、美的出生率就逐漸保持穩定不再下降 ( 請參照第一個表 ),英國略降、法國持穩甚至小升,美國還從 1.74 上升到 2.09。反應到未來的人口趨勢就是從 2035 年後 ( 也就是 70 年代的人開始退休 ),基本上英、法、美將不再為高齡化問題所苦惱,因為其高齡人口所佔總人口比例將不再上升,而是持穩在大約 20% ~ 25% 的比例 ( 約莫目前的日本水準罷了 )
                                                                               
可是日、德不同,從 70 年代以降,人口出生率仍舊持續探底。其中德國情況較好,只晚了 5 年達到穩定的情況,反映到未來的情況就是要到 2040 年時,德國的高齡化比例才能穩定下來不再攀升,可是屆時高齡化的比例已經高達 30%,也就是比起英法多出約 5 個百分點,也多出美國將近 10 個百分點。


最慘的是日本,出生率下降的情況至今一直沒有改善。說真的,即便是從今天開始日本的人口出生率便停止下滑,人口加速高齡化的列車也無法馬上停止,因為光是依照 70 ~ 90 年代間的人口出生率急遽下滑,就會導致 2050 年的高齡化比例高達 37.7% 了。事實上依照目前的數據,2050 年有很大的機率超過 40%,也就是同樣身為勞動人口,屆時日本勞工將要負擔的撫養人口將是美國勞工的兩倍,而且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老人。
                                                                               
這也就是人口學上所謂的「峰谷效應」,也就是任何的人口成長態勢的變化都會遞延發生。舉例來說好了,即便是從現在開始,日本、德國和俄國大幅提高出生率到 2.3 以上的人口替代水準,日、德、俄等國家人口還是會持續減少 20 年以上,所以大幅刺激人口增長實際上是緩不濟急,也沒有必要。

事實上,人口過大的波動,無論是增加或是減少,往往都不是好事。人口出生 ( 或移民,如戰後德國 ) 急增會反映到 60 多年後急增的退休人口,導致高齡化嚴重加劇。現今德國和日本相較起他國的更為嚴重的高齡化,實際上就是因為比起另外三國,這兩國在嬰兒潮時產生較多的嬰兒,而在之後又失去較多的新生兒補充。
                                                                               
而新生兒補充減少的原因,在日本是因為節育政策,德國則是因為移民來源銳減,造成人口出生「高峰」之後的人口出生減少的「谷」之間的落差相當大。
                                                                               
不過話說回來,若沒有當初這樣的人口控制,或許德國和日本也無法從戰後迅速崛起。水能載舟,亦能覆舟。30 ~ 40 年前的人口優勢 ( 低扶養比 ) 演化至今變成了劣勢,也就是俗語說的,出來跑總是要還的。


( 待續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spac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