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 PTT_Stock 版友 coolgigi 分享,經同意後轉貼。



繼次級房貸風暴後,美國金融市場再度興起了對另一項金融商品 SIV 的隐憂。

SIV ( 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 ) 中文有人翻成「結構式投資工具」或「投資結構實体」,其實他主要的意義在於運用長短期利率的不同的利差來賺取價差 ( 一般長期利率高、短期利率低 )

在實際操作上,和之前次級房貸的 MBS ( Morgage-backed Securities ) 一樣,發行或管理的多是國際知名的大銀行,但是在開始為了考量風險,他們多是另外成立公司再成立管理基金的方式,再由銀行利用本身良好的信用背書,讓這些公司得以在市場上發行「商業本票」( CP, Commercial Papers ) 以銀行間融通的利率 ( 一般多是以 LIBOR 利率 ) 來取得低利率的成本資金,再把這些資金投入到較高利率而且 " 他們認為 " 較安全的中長期債券之中,來賺取長短期的利差。

這樣的作法其實和一般固定收益部門買入長期債券再分割和市場作「債券附買回」( RP, Re-Purchase ) 融通資金的道理相差不同,主要的最大差異在 RP 等同於你是買進債券再去 " 借 " 給人家 而 SIV 卻是你去借錢,再期望你買的債券會上漲。二者方向不同,也造成了市場風險的南轅北轍。

由於 SIV 是借短期去投資在長期,換言之,借款部份會比投資部位先到期。因此,本身從一開始設計時這項商品就肩負了「流動性的風險」,一般的 CP 多是從十天到一個月就到期了,而債券則是從 1 年到 10 年以上都有,也就是,如果一家 SIV 管理公司利用發行一個月的 CP 的籌資去買進一年期的債券,那麼這家公司要確保至少 12 次的 CP 都能順利的籌資,否則馬上就出問題了。這種情況會發生嗎?事實上過去幾年市場上一直是資金過剩,我相信這也是為什麼這明明是很簡單的風險問題,但是銀行們仍勇於前撲後繼投入的原因。

對SIV而言,另一個風險則是倒帳 ( default ) 的風險,也就是購入的債券如果到期無法清償的風險。事實上,這一點才是造成這一次 SIV 受人注目的成因。如果今天 SIV 只是乖乖的買進高安全性的美國政府債,問題應該不大 ( 不過這樣就沒什麼搞頭了,因為利差不大 );主要的成因還是他們運用這些資金投資於和房貸息息相關的 MBS 之中。原本 SIV 有要求只能投資於 AAA 級的債券,但是如同我之前談次級房貸的成因之中所提到一樣,這些 MBS 也很巧妙的把 MBS 包裹成 AAA 級的 CDO,讓這些 SIV 可以順利投資。因此,當市場對 MBS 吵的沸沸揚揚時,自然 SIV 就被拖下水了。

其實說穿了,不管是 SIV 或是 MBS、CDO...,背後都是同一批華爾街的銀行,他們只不過用不同名義向市場摹資,再用一層又一層的桿槓和包裝,好讓自己賺得更高的手續費和管理費罷了。 


補充版友 chirmanmao 回文中的一小段:

SIV 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工具,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就是把資本結構 take off balance sheet,也就是對大銀行而言,它可以逃避 Mandatory capital requirement。通俗一點講,就是銀行的資本負債表上的東西,都必須有一定的資本準備金,如果不在上面,就不需要準備金,SIV 主要的作用就是逃掉準備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spac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